材質:紙
年代:1875年(光緒元年)
歷史分期:1861~1894(清領後期)
尺寸:長:41 x 寬:42.5 (cm)
取得方式:購藏
原收藏者:吳榮峰
登錄號:KH2008.012.0013
藏品描述:歡茲藔街葉梗立出杜絕字
文物說明
1.本件出杜絕字為歡茲藔街葉梗將公開買入、坐落於金字面山腳之福德爺田一段(帶有年納大租粟三石一斗),先以鬮書契賣出,由瀰濃庄林常昌以佛銀二百六十大員買去。訂立1875年(光緒元年)的契字寫明葉梗此田為公開買入之田業,與兄弟叔姪無關,賣出後不追加土地價金之一部分或要求贖回(不敢言找亦不敢言贖)。
2.歡茲藔街所指應當是蕃薯藔街,兩者發音相近。銀主瀰濃庄林常昌為瀰濃街大家族林姓人家。瀰濃地區原為鳳山八社中武洛社的原居地,當地的開發為1741年(乾隆5年)右營統領林桂山、林豐山兄弟,以義民身份率領屏北粵籍人士進入當時猶屬番地的瀰濃,設置官莊墾拓,約有二十四戶,命名為「瀰濃庄」,行政規劃上屬於鳳山縣港西里。之後,廣東嘉應州的粵籍人士繼續前來墾拓,致力築埤鑿圳,引水灌田,開發甚速,1752年(乾隆17年)出版的《重修臺灣縣志》所載地圖已經標示出瀰濃庄等字,反映出乾隆中葉瀰濃地區的開發日盛,稻作也成為兩穫區,經濟生活逐漸穩定,瀰濃庄成為六堆中右堆之中心。